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

文化與反抗:反文化世代的吶喊

受誠品信義店之邀,擔任二到四月的每週四人文講座策展人。整個大主題是文化與反抗,二月是談西方三個重要的反文化世代。去年恰好是他們不同歲數的週年祭,我本來想推動一些討論,但可惜沒機會,所以現在談有點遲到。三、四月會是依照不同的文化領域談台灣,保證精彩。文化與反抗:反文化世代的吶喊1957年,垮掉的一代作家凱魯亞克出版了「在路上」,年輕人捧著這本書開始上路尋找自由。1967年,嬉皮們頭上戴著花,在舊金山歡唱、擁抱,建立他們的烏托邦。1977年,龐克搖滾用最粗糙而生猛的音樂,彈奏出年輕的挫折與憤怒。不同世代青年用反叛的文化想像來對抗主流體制的沈悶與僵固。去年是他們各自的重要週年祭;當然,我們在這裡不只是一份遲來的遙祭,而是要一起來尋找新的反叛文化。2/14 龐克的態度 何東洪vs.張鐵志1.英國龐克音樂與年輕人的文化政治2.Joe Strummer的紀錄片「未定之天」的啟示3.台灣對龐克音樂的挪用--從濁水溪公社到「快樂龐克」2/21 為什麼A是嬉皮,B不是 馮光遠嬉皮,六、七零年代叫許多長輩聽了皺眉頭的名詞,三十幾年過去了,當年的嬉皮如果挺過來的話,他們應該是比較快樂的一批人吧。現在,讓我來告訴你們,什麼是嬉皮。2/28 在路上的光影:凱魯亞克金斯堡與垮掉的一代 吳米森vs.張鐵志凱魯亞克和金斯堡用小說「在路上」和詩歌「嚎叫」撼動了西方文明,點燃了戰後各種反文化的火花。關注反叛文化和運動的張鐵志,和曾拍攝金斯堡紀錄片的著名導演吳米森,將帶來凱魯亞克和金斯堡的影像、聲音和故事。活動網站在此,裡面也有三月的預告。
轉貼自:Sounds and Fury

沒有留言:

[ocm01.jpg]

長仔聊天室 hosted by papusaoleo.

Join now


Chat about what's on your mind. More about public chats.